查看原文
其他

岩声丨《重访祥亚楼》

赖大舜 闽西日报 2023-04-10

点 击 音 频 收 听

倾听岩声 爱上岩城
夜读

作者赖大舜:我的故乡,八年前整村搬迁到了新址,上百间泥墙土屋被推倒整平。幸运的是,祥亚楼因为有“侨”的身份被保存了下来,却意外成为上杭县至今保留的唯一一栋侨房。今年十月,上杭县侨联主席郭胜初邀我回故乡,陪同参观祥亚楼。此次重访祥亚楼,我对祥亚楼有了另一番感悟,对其价值有了新的认识。于是,回城后匆匆提笔,形成了《重访祥亚楼》这篇游记散文。








小编说



倾听岩声,爱上岩城。



今晚,我们一起欣赏的作品是赖大舜的《重访祥亚楼》







《重访祥亚楼》




金秋十月,秋意渐深。县侨联郭胜初主席邀我回故乡,陪同参观故乡的侨房——祥亚楼,我爽快地答应下来。算起来,将近一年没回故乡了,而今又要回到那个打着生命烙印的村庄,回到装满童年的故乡,一股莫名的冲动顿时涌上心头。


其实,故乡于我只剩记忆,八年前故乡已整村搬迁到了新址。故乡的老房子拆了,整个村庄成了“旧村复垦”的示范点,只剩祥亚楼孤寂地立在那里了。祥亚楼是幸运的,因为它有“侨”的身份,它的后人坚决不让拆除,才得以让它在“旧村复垦”的浪潮中保存下来,才给了我们今天来这里站一站、看一看的机会。


从县城东门出城,车子欢快地在蜿蜒的水泥路上滑行,天空湛蓝如洗,几朵白云如棉花糖般飘荡在天际。不到一小时车程,故乡就呈现在我们眼前。旧村复垦过后,熟悉的村庄,已变得面目全非,上百间泥墙土屋已化为乌有。曾经熟悉的人事,逝去的日子,在我记忆中呼啸而来,翻江倒海般在我脑海里乱冲乱撞。齐腰的芦苇,枝繁叶茂的树木,忙着鸣叫的竹鸡鸟,浑然不觉我们的到来,似乎要把故乡封闭成一个陌生的部落。


还没走近祥亚楼,郭主席就忙着掏出手机,要给祥亚楼来个远景照。郭主席是个有情怀的人,从县纪检监察部门调到县侨联,一心为侨服务,精心搜集涉侨文史资料,策划编纂全市首部华侨志——《上杭县华侨志》,为侨界群众办了很多实事好事。听说我故乡还保留着一栋侨房,他第一时间联系我,要我帮忙找一些关于侨房的图片和文字资料。看过资料后,他兴奋地说,祥亚楼是我县现存的唯一一栋真正意义上的侨房了今天,他终于站在了祥亚楼前,怎能叫他不激动呢?


图丨祥亚楼全景


儿时,这栋熟悉的祥亚楼对我来说,只是村庄中的一栋普通房子,被我记在心里,是因为这楼前屋后印记着我童年的足迹。在楼前的大坪里捕抓过萤火虫,在屋后的李子树上摘过李子。长大后,才慢慢知道祥亚楼有一段值得追溯的历史。


祥亚楼楼主赖锦祥是新加坡华侨,也是上杭著名“水客”。“水客”经营之道在于讲信用、守义气,业务才能发展壮大。从县侨联保存的几十封侨批可印证,赖锦祥在上杭籍南洋华侨中具有较高的威信,是杭籍华侨与家乡保持联络的桥梁式人物,侨胞们的物资、信件要寄回家乡,基本上是委托赖锦祥送达,可以说,赖锦祥是上杭籍华侨的“邮递员”“交通员”,也是家乡百姓了解海外信息的“播音员”。


得知县侨联主席一行要来参观祥亚楼,楼主后人早早把大门敞开,在楼前等候已久。一阵寒暄过后,我们进屋参观。楼主后人介绍,祥亚楼是他叔公赖锦祥1956年回村设计修建,1957年秋正式开工建设,1958年冬竣工,从设计至完工历时近三年。号取名为“祥亚楼”,乃取楼主赖锦祥与结发之妻林亚未名字中各一字,亦寓意寄望子孙后代祥麟威凤,博学多才,自谦内敛。主体建筑呈坐北朝南朝向,左右对称,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,建两层,布局合理,功能完善,一楼设1厅2厨房2套房2单间,二楼设1厅2套房4单间,前坪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。楼体属于骑楼式建筑,南洋风格,连廊连拱,大气磅礴,雍容华贵。墙体采用客家土楼建筑工艺,人工夯土,土木结合,冬暖夏凉。廊柱选用本地青砖镶砌,门柱则选用上等的青石条块,坚如磐石,历久弥新。当年总耗资约5000元人民币,这在当时应是极尽奢华的建筑了。


前排右一为上杭著名水客、新加坡华侨、祥亚楼楼主赖锦祥先生。


听完讲解,我们上了二楼。踩着历经数十年岁月洗礼的木地板,却丝毫感觉不到一丝晃动,稳固如新。走到栏杆前,我们的目光被木栏杆上的手工雕花所吸引,栏杆经风雨侵蚀,颜色已变得灰黑,但细看各式雕花纹理依旧细密可见,木纹变化丰富,造型婉转流畅,足见雕刻师精湛的雕刻技术。走进各间卧室,郭主席不时驻足询问,不时拿起手机拍着老床旧箱。当看到卧室的储物柜是嵌入墙体式的设计时,他惊叹地说,这种在今天才流行的墙体镶嵌储物柜设计,当年就已在这栋祥亚楼用上了,设计理念真是超前呀!


楼梯口的一间卧室,门虚掩着,我们推开门,目光定格在墙上的一面方形镜子上,郭主席如获至宝,一边忙着从各种角度对着镜子拍照,一边说,这面镜子是重要的侨史文物,很有价值,建议捐赠给县华侨博物馆永久保存。我们上前细瞧,镜面上方是“莺歌燕舞”的图案,图案上写着“美满幸福”四个隶书字体,镜面右上方正楷书:赖锦祥先生大厦落成誌喜,左下方落款正楷书:愚弟陈志明、丘宗英敬贺。读着这些被岁月摩挲过的文字,我眼前浮现出当年祥亚楼里高朋满座、推杯换盏的场景。


从祥亚楼里走出来,秋阳依旧撩人。郭主席拿出他专为祥亚楼题的墨宝,我把墨宝徐徐展开,招呼着随行人员一起在祥亚楼前拍照纪念。郭主席在书法、篆刻方面颇有造诣,“祥亚楼”三个大字,用隶体写得点划分明、轻重有致,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方圆相济。


图丨在祥亚楼前合影


在回城路上,郭主席感慨万千地对我们说,老一辈华侨真不容易,在海外辛苦打拼,赚钱回家盖房,为的就是把根留住,叶落归根,令人起敬,祥亚楼是老一辈华侨桑梓情怀、爱国爱乡的历史见证。


听完一席话,我一直在想,把根留住,落叶归根,根是什么呢?根是故乡的一捧黄土,也是故乡的一间老屋。故乡的老屋就像一个鸽子笼,无论你飞多远,老屋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。只要老屋在,即便你走到天涯海角,人生就有个起点,你就不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。我想,这应是祥亚楼存在的缘由吧。








作者简介






赖大舜,福建省上杭县人,福建省上杭县作家协会会员,福建省上杭县诗词学会会员,作品散见《当代小小说》《西楚文艺》《闽西日报》副刊、《咸阳日报》教育周刊、《福建法治报》副刊、《福建侨报》《人民融媒体》《福建作家》《琴岗新风雅》等报刊、微刊。








朗读者简介



官凌云,一个非播音专业出身的文字小编,毕业于福建省会城市,蜗居于古城汀州,深爱着烟火温情。平凡如我,长汀融媒一名小小打工人;好读如我,总喜欢用声音与各位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情怀,愿各位都能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仍深深爱着她。








作品征集



♥ 如果您有适合岩声栏目朗读的文章,欢迎推荐或投稿给我们(文章篇幅在2000字以内为宜)。


♥ 如果有适合栏目的好声音,也欢迎自荐或推(可选择岩声栏目往期作品试音),和我们一起传播龙岩故事。


♥ 投递邮箱:lymxxww@163.com,请在邮件标题处注明【岩声+文章投稿】或【岩声+音频投稿】,并附上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。



闽西风景

客家人文

红色故事


点击文章顶部

话题#夜读·岩声

关注我们




龙岩市融媒体中心出品 
音频:官凌云
制图:汤熹
编辑:黄婷
检查:林加涛
审核:陈良锦 蔡添高
监制:王仰华
总监制:王传龙 高营光
版权归龙岩市融媒体中心所有,转载时请注明“来源:龙岩市融媒体中心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